连着等了三天,林如萱都没等到林冬凌那边有半点动静。
通过系统地图,能看到林冬凌大部分时间都在宫中,偶尔出门,不是去皇子府,就是去大臣家,显然是去传达圣诣。
呆的时间也不长,过一会就回宫了。
也是,林冬凌是皇帝近侍,哪能像寻常百姓家的父亲那样,看到一个长得像未婚妻的女孩,就急吼吼地寻来?
别说随意出宫,怕是连私下派人来找她,都得掂量着会不会引人怀疑。
“指望不上了。”林如萱叹了口气。
她不能再耗着了。
大哥刘远的肩伤看着是结了痂,可她夜里起夜时,总能听见隔壁屋传来他压抑的痛哼。
那天他说“好多了”,不过是怕她担心,昨日她偷偷看了眼他换下的布条,上面依旧洇着淡淡的血丝。
这样的身子,哪能再去抬轿?
可家里米缸已经快见底了,李山和王小麦正是长身子的时候,顿顿喝稀粥怎么行?
挣钱的事,刻不容缓。
林如萱咬了咬牙,目光落在院角那堆前几日捡来的破陶罐上。还好,她前世上网看的那些闲杂知识,终于有了用武之地。
穿到古代最快赚钱的方法,当然是首选硝石制冰。
硝石这东西不算稀罕,药铺里就有卖,虽不便宜,但只要能做出冰来,总能挣回本钱。
当天下午,林如萱揣着家里仅剩的一点铜板,去药铺买了一小袋硝石。回来时路过杂货铺,又咬牙买了几个杯子和一小包廉价茶叶。
“姐姐,你买这些石头做什么?”王小麦蹲在地上,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她把硝石倒进盆里,又往一个陶罐里装满清水。
“小麦乖,姐姐给你们做冰水,喝了就不热了。”
硝石制的冰水有毒,是不能直接喝的。因此林如萱先用一个陶罐装满干净的井水,放进一个盆里。再在盆里填上硝石,又往里面加了些碎木屑。
这是硝石制冰的原理——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,能让内层容器里的水结冰。
前世她在网上看视频觉得简单,真上手了才知道麻烦,硝石得一点点加,还得不停搅拌,累得她手心冒汗,好在半个时辰后,内层陶罐里的清水真的结出了一层薄冰。
“结冰了!姐姐,真的结冰了!”李山看得眼睛发亮,伸手想去摸,被林如萱拦住了。
“别碰,凉。”她把硝石盆端进房里,放到角落,用干净的布盖好:“等明天结成冰就可以卖了。”
第二天天刚蒙蒙亮,林如萱就起了床。
陶罐里的清水已经全部结冰。她把冰块敲碎,又烧了些干净的井水,放凉后兑上少许最便宜的粗茶——虽不香,但带着点茶味,比白水好喝。
她把兑好的茶水倒进水杯里,每杯都放上几块碎冰,瞬间就冒出丝丝凉意。李山和王小麦端着盆,跟在她身后,一路小跑到街口最热闹的地方。
“卖冰水咯!一铜板一杯,解热消暑的冰水咯!”林如萱学着街边小贩的样子吆喝起来,声音清脆,很快就吸引了路人的注意。
这几日天热得反常,太阳刚出来就烤得人发晕,街上行人大多蔫蔫的,听见“冰水”两个字,都顿住了脚步。
“小姑娘,你这真是冰水?”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凑过来,看着碗里漂浮的碎冰,眼里满是惊奇。这年月,除了大户人家冬天藏在冰窖里的冰,夏天哪来的冰?
“是啊大叔,您尝尝就知道了。”林如萱递过一杯水。
货郎半信半疑地接过来,喝了一小口,顿时眼睛一亮:“嘿!真凉!还有点茶味,解渴!给我来一杯!”
有了第一个顾客,后面就好办了。路过的行人看货郎喝得痛快,也纷纷围上来。
“给我来一碗!”
“我也要!”
一铜板一杯冰水不算贵,大多人都舍得。林如萱负责舀水收钱,李山和王小麦帮忙递水,姐弟三人忙得团团转。
不到一个时辰,带来的茶水就卖光了,盆里的碎冰也化得差不多了。
“姐姐,我们挣了这么多钱!”回家的路上,李山小心翼翼地捧着布包里的铜板,数了一遍又一遍,笑得合不拢嘴。
林如萱也松了口气,这一趟挣的钱,够买两天的米了。她摸了摸弟弟妹妹的头:“以后咱们天天来卖,等攒够了钱,给大哥买药,再给你们买糖吃。”
接下来几日,林如萱每天都带着弟妹去卖冰水。生意好得很,有时刚摆开摊子,就被围得水泄不通。
难免有人好奇追问:“你这冰是从

